敘述著一位自閉症的美國女孩,Carly的故事。
讓我們來看看這段珍貴的影片:
Autism Angel - Carly Fleischmann
我把內容大致翻譯了一下,
Carly自從兩歲被診斷出為自閉症過後,遲緩影響到她的動作,像是走路、坐起來等等,他也無法說話。一直持續接受一週40~60小時各方面的密集療癒。
他們從不放棄,當看到Carly的眼睛時,她可以看到那未被發掘的潛能。所以他們從不會放棄。
四年前,她十一歲時,走到電腦前按著鍵盤拼了HURT,過了一會兒又拼了HELP。
治療師想鼓勵他用鍵盤繼續表達,但她抗拒打字。
後來治療師們開會,決定用一個方法:當Carly想獲得他所需要的東西,她必須先「打」出來!
幾個月過後,她開始不只為了需求而打字!
「我是自閉兒,但那不是我的全部。在為我下評斷之前,先花點時間去認識我。」
「我很可愛、愛開玩笑,而且喜歡有趣的東西。」
「我覺得人們傾向從他們所謂的"專家"去獲得大部分的資訊,但如果馬兒生病了,你不會去問魚兒說,請問馬兒怎麼了?你要去問馬兒"他"怎麼了。」
隨著流洩出來的字字句句,Carly揭開她難解行為背後的謎,這些狂野的行為,像是敲打頭、發脾氣等等。
「因為不這麼做的話,我覺得我的身體好像快要爆炸了,就像在搖可樂罐一樣。如果我可以停下來的話我會這麼做,但這不像是把一個開關關掉這麼簡單。我知道這可能不太對勁,這就好似正在和大腦作戰。」
「我很想跟一般孩子一樣上學,但當看我敲桌子或是尖叫,沒有孩子不會生氣或是被嚇到的。」
Carly爸爸:「當我跟Carly講話的時候,都好像她不在那兒一樣。」
第一次,Carly開始可以用線上對話的方式與他的父母溝通。這感覺非常震撼!自己的女兒就在那兒,而你可以跟她對話。
Carly爸爸:「我停止用"有障礙的孩子"去看待她,開始發現她也是個性感、可愛的青少年。Carly很清楚自己也是個正常的孩子,只是被鎖在一個她無法控制的軀體裡面。」
而Carly也提到他們重複做出一些特異行為的原因,做這些動作,可以讓擺脫超過他們能負荷的感覺一次大量輸入。「我們做出一些行為,去阻擋掉這些外在的感覺進來。」他們的腦部不像一般人,會被各種外界感覺過度充滿,像是影像、聲音、味道和氣味。
「就好像我們的腦部連接的方式比較不一樣,我們在同一個時間聽到很多聲音和對話,如果我看著人就像看到上千個影像在那,這就是為什麼我很難與人們有眼神交集。」
「親愛的爸爸,我很愛你為我閱讀的,我也愛你一直相信著我。我知道我不事世界上最好帶的孩子,但你永遠會握住我的手,拉我一把。」
一年後,Carly更快樂些、也更冷靜、獨立了,她開始寫小說、有自己的部落格和Twitter!可以藉此和全美國的人溝通。
「我唯一可以說的就是"不要放棄",你內在的聲音和心靈會找得到出路。」
對,我們無法去問魚:「馬怎麼啦?」不同的個體無法去理解對方是怎麼樣的感受,
但是由於Carly,我了解到這就是他們真實的感受,而不只是感覺統合教科書上寫的:感覺系統間彼此是如何作用,所以依據各個階段他們需要什麼感覺輸入等等。
自閉症小朋友之間的差異很大,就如同每一個小朋友與其他人的特質會有多麼不同,
不要被自己所接收到的東西鎖在裡面了,用心去感受孩子,然後用理智去分析他們的需求,用可以被接受的方式跟他溝通,他會有所成長的!
做治療師的也必須要時時提醒自己,治療的目的是拓展孩子的路,讓他們可以有更多選擇,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而不是被「修正」去走進這個社會規範的另一個牢籠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